9月10日,在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肝病科一区,临出院的刘女士开心拉着救自己一命的医护合影留念。
高烧7天
昏迷5天
人工肝治疗11天
入院24天病情好转出院
回想起入院初的昏迷不醒到现在的生龙活虎,在鬼门关前走了一回的刘女士格外感谢肝病科一区的医务人员抢救及时、得当,让她在生日当天醒转过来,重获新生。
8月18日的00:38分,全身乏力并发热7天,神志不清6个小时的刘女士紧急转入我院进行救治,被诊断为急性肝衰竭及肝性脑病二期。
刘女士入院时已经神志不清,极度狂躁。肝病科主任周观林说,急性肝衰竭病死率达90%以上,这无啻于一个晴天霹雳!
刘女士的病情刻不容缓,曾艺军医师接诊后投入紧急救治:建立静脉通道、持续心电、约束带约束保护、导尿、抽血化验、用药治疗……一系列的救治工作后,时间指针指向01:08。这时,曾医生从家属口中了解到刘女士的病史,7天前就有发热,且是高热,但当时以为只是感冒就在当地医院进行治疗,没想到突然一下人就不清醒了,吓坏了家里人,赶紧转到市里来。
但紧急的抢救工作并未能阻止死神的脚步,2:36及2:37前后接到检验科发出的危急值报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83.5秒(正常值为11—14秒),转氨酶(ALT)5594.6U/L(正常值为0—40),比正常值高了140多倍。急性肝衰竭诊断标准为PTA小于40%。而PTA小于20%时,不做肝移植的话,存活率不到10%。曾艺军立即与科主任周观林上报并共同快速制定治疗方案:内科用药及人工肝治疗联合。
时间就是生命,面对如此急而重的患者,肝病一区医护团队只能与死神进行赛跑,争分夺秒抢生命。刘女士迅速被送入10楼人工肝室进行人工肝治疗。
人工肝室护士陈雪微接诊后,看着约束带都快要绑不住的刘女士却犯了难:在治疗前需要先在股静脉上置一个双腔导管才能连接仪器管路来进行人工肝治疗,但刘女士已是昏迷状态且伴有躁动,这种情况根本无法配合穿刺置管,使用镇静剂的话又怕肝脏代谢不了,怎么办?
“还是使用小剂量的镇静剂先让她安静下来吧,等置好管做上人工肝治疗以后,镇静的药是可以通过人工肝治疗代谢出去的,而且我们的人工肝治疗本就可以暂时替代人体肝脏的部分功能,只要把握好药物的剂量,对患者的影响是不大的。”周观林主任仔细分析病情后作出决定。
陈雪微立即做置管前的准备工作并在置管前1分钟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镇静,曾艺军在患者停止躁动以后仅用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为患者建立好了治疗的血管通路。当护士将治疗仪器的管路与患者身上的血管通路相连接后,看着血液从患者身上顺利的引出,在场的医护人员都松了口气,因为这第一次的治疗来得太不容易了。
当时间指针指向15:00时,6小时的首次治疗就在患者间断性的躁动中结束返回病房。首次的治疗尽管仍未能使患者从昏迷当中醒来,却让之前的两个危急值PT由83.5秒降到了18.4秒,ALT由5594.6U/L降到了1395.1U/L,血浆氨也从276.4umol/l降到了正常范围。
返回病房后,刘女士的父母看着仍然睡着的女儿,想起刚刚上海某医院专家的婉拒“不用送过来了,我们也没把握。”不禁又悲痛万分,抹起了眼泪。
曾医生在交流时告知他们,指标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能醒过来的概率还是微乎其微的,要有心理准备。如果有什么困难或问题都可以提出来的。
“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无论要花多少钱,我们都要救她,她才28岁啊,小孩也才1岁半,我们不能没有女儿,小孩也不能没有妈妈,所以求求你们一定要尽力去救她,求求你们了。”刘女士父母边听边哭着说。
怕什么来什么,现实就是这么残忍。
虽然医生已经尽了全部努力,刘女士还是处于昏迷状态。1天、2天、3天……家人憎恨永不停歇的表针,却无法对抗病魔的嚣张。随着刘女士昏迷的时间越来越长,家人也越来越痛苦煎熬。
根据患者病情,肝一区团队继续采用积极、周全的内科用药联合个体化的人工肝治疗模式。一方面对症地应用保肝、降酶、促进肝细胞再生等药物治疗;另一方面,对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把患者含有毒素的血浆换为健康血浆,采取血液透析滤过方式,通过弥散清除血液中小分子毒素和中分子毒素净化血液……
8月22日,人工肝室终于传来了喜讯:刘女士醒了!医、护、患、家属所有人的努力和坚守,换来了刘女士命运的转折点,这一天也正是刘女士的生日,她再次迎来了的“新生”。
当天晚上11点,经过5次人工肝治疗后,病床上传一声微弱而嘶哑的声音,“妈,我饿了,我要见乐乐(患者女儿)。”
还不满1岁半的乐乐在她清醒后也很快地来到了她身边。尽管全身无力仍无法抱住女儿,但在见到女儿的这一刻,刘女士久久都不愿离眼。清醒后的刘女士在治疗中一天一天的好转,亲朋好友接二连三地来看望她,也许是经历过生死的人特别感恩,每次她都对来看她的人说:“这里的医生护士都特别好,很感谢他(她)们救了我,我们教会的人也每天都在为我祈祷,也很谢谢她们。”
经过后续的人工肝治疗,8月28日在第11次治疗结束当天,刘女士终于拔除了留在身上的人工肝治疗留置导管。病情稳定了,可以下床活动了,生活也能自理了,刘女士想到这些就很开心,她说:“这11天就像做梦一样,只希望不要再做噩梦了。”
从急性肝衰竭住院仅24天,刘女士化验肝功能各项指标基本恢复,病情好转,9月10日便在家人的拥簇下出了院,投入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
▼
延伸阅读
急性肝衰竭有多危险?
急性肝功能衰竭(AHF)是指在原来无肝脏基础性疾病而短时间内发生大量肝细胞坏死及严重肝功能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急性肝衰竭的患者短期内可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并且病情严重、临床症状复杂、病死率高,经常熬不过一周,不做肝移植的存活率不足10%。急性肝衰竭体内存在大量毒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尤其晚期肝衰竭患者出血倾向严重。
肝病科团队通过精准的内科用药联合人工肝等综合治疗技术,使昏迷5天的患者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不仅为患者省了肝移植的巨额费用,还让患者免于长因用别人的肝脏而需长期服用的抗排异药物的巨额费用及众多不良反应。
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肝病科医疗团队,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刻苦钻研,通过不断的技术攻关,在各种重症肝病的诊治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诊疗方法,让各种肝病患者在赣州五院都能得到科学、合理的治疗,大大的提高了各种肝病患者的疗效,很多省内外的患者也放弃医保、慕名前来求诊。在赣州及周边地区的医务人员及广大群众中已经形成的“看肝病,到赣州五院”的影响力。“全省优秀医师先进个人”——周观林主任带领着“全省优秀医师团队”——赣州五院肝病科团队名副其实地成了赣南肝病患者的最后防线!
(肝病一区 郭丽丽)
相关阅读
这个医师团队“C位出道”
为什么你会那么“黄”?
你想远离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吗?这些你注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