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性肝病包括一系列的肝病症候群,其原因并不相同,若有可能,去除病因是最为重要的治疗,而其他手段是相对次要的。结合临床所见及文献阅读,下列几类原因的脂肪性肝病具有非常鲜明的临床特征,因此,脂肪肝患者通过咨询专科医师,得到适合自身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能是必要的。
这种脂肪肝人群营养摄入量并不高,甚至活动量也不少,但依然存在肥胖和脂肪肝,这类脂肪肝在人群中很少,约占脂肪肝人群的2%,其治疗无法去除病因,因此成为临床挑战。
临床绝大多数患者都不是遗传性的原因导致肥胖,而是营养摄入过高。该人群占脂肪肝人群比例较高,这其中包括喂养不当的儿童脂肪肝患者。饮食控制和有氧运动可以很好地治疗这类患者的单纯性脂肪肝,但对于已经发生脂肪性肝炎甚至肝硬化的患者,则应在营养师及相关医师指导下治疗,以免发生危险。
睡眠呼吸暂停所造成的慢性缺氧对脂肪肝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导致肥胖。有意思的是,当睡眠呼吸暂停获得改善之后,患者脂肪肝及其他代谢综合征也随之改善。因此,对于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俗称“打呼噜”),改善缺氧应引起临床医师及患者的足够重视。
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肥胖和脂肪肝的研究数据非常充分,益生菌制剂被广泛推崇,但临床实际状况可能未必如此简单。国外推崇食物来源益生菌,比如欧洲的奶类等。
我国的各种生食发酵食品种类繁多,但鲜有提及可以改善肠道微生态的研究。韩国的研究显示,其泡菜含有多种改善肠道微生态的益生菌,而法国则推荐其奶酪中含有达近40种之多的益生菌。我国很多传统食材也是经过腌制,但似乎更多的在宣传其有害性,对肠道微生态是否存在改善,需要研究证实。
压力性肥胖参与许多白领阶层的肥胖,应激焦虑之下的肥胖治疗离不开调整生活节奏,而不是仅仅依靠药物,我们的同胞喜欢依靠药物治疗一切疾病,并期待通过有限的治疗快速校正长达数十年的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后果,这是非常不现实的想法。
我国目前的治疗体系并不重视预防疾病和早诊早治,这意味着我国更加注重治疗已经达到晚期疾病阶段的患者。对于每位个体而言,这不是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