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5年是我院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实现我院提出的紧紧围绕“一个核心”、大力实施“一个目标、两个重点、三个提高”战略目标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形势,科学制定五年(2011—2015年)发展规划,抓住和用好我院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对于促进医院各项事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把我院打造成在赣粤闽湘区域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专科医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适应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顺应人民群众对医疗事业需求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医院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主线,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重点加强医院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技兴院、科学管理、医疗技术引进、设备购置等方面建设,为把我院打造成在赣粤闽湘区域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专科医院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任务

紧紧围绕“一个核心”,大力实施“一个目标、两个重点、三个提高”的战略目标,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抓手,以医疗质量管理年、优质服务活动年和科技兴院为载体,推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促进医院事业提速、提质、提效,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管理科学、人才结构合理、专科技术领先、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专科特色优势明显,达到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标准,在赣粤闽湘区域内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专科医院。

(一)发展规模:

1.床位:在“十二五”期间我院二期工程建设完成后,全院实际开放床位由170张增至550张。

2.人员编制:严格按因岗设人要求,五年内职工人数达600余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占550人,护士占330人,病房护士220人,护士基本达到大专学历,临床医师均达到本科学历,硕士学历达25人、博士2人以上。

3.科室设置:到2015年底,我院要具有以下科室:

结核一科、结核二科(结核/艾滋病科)、普肝科(消化、中西医肝病科)、重肝科(重症肝病科含ICU)、胸外科、肝胆外科(普外科)、肿瘤科(含介入科)、呼吸一科、呼吸二科、感染科、ICU(重症监护中心)、急诊科等12个临床科室,每科室床位数50张(其中急诊科2张抢救病床,4张留观病床;ICU 16张病床)。新增人事、科教、信息、质控、病理、输血、预防保健、介入、器械、保卫等科室。

4.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上半年开始建二期工程暨普通传染病大楼,建筑面积约25000㎡,拟投资5130万元,二期工程预计在2012年底正式投入使用。

5.设备投入:“十二五”期间我院医疗设备总投入预计3000万元,主要用于重点专科建设发展、新技术项目开展及先进的诊断治疗设备的购置,同时兼顾更新常规必备医疗诊断设备的购置,使医院的装备与新启用的病房综合楼相配套,达到市内一流、省内领先水平。拟购置MRI一台、16排全身螺旋CT一台、DR数字摄片机一台、数字胃肠机一台、进口高档彩超一台、C臂机一台、外科胸腔镜一套、中药结肠灌注透析机一台、800mA以上DSA一台等先进医疗设备。

(二)医疗业务

门诊人次、住院人次、业务收入每年要达到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1年门诊人次达到37600人次、住院人次达到3700人次、业务收入达到3600万,依此类推,到2015年底,门诊人次达到75000人次、住院人次达到7000人次、业务收入达到8000万;床位使用率≥80%,其它医疗、检查、护理任务指标达到“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要求。

(三)学科发展

不断加强各学科内涵建设,提高科技水平和科研能力,形成医疗特色,建设大专科、小综合格局,发展市级重点专科4个(肝病科、结核科、呼吸科、感染科),省市共建重点专科3个(结核科、肝病科、感染科)。

(四)科研教学

努力提升医院科技创新能力,集中力量在科研课题、科研获奖方面取得突破,努力开创医院科技工作的新局面,实现医院科技的跨越式发展;针对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和重大传染病,开展多种形式的医学科研活动,每年召开“学科建设与技术创新研讨会”和“重点专科科研攻关项目研讨会”,明确当年学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确定年度医院重点技术引进攻关项目;加强与国内协作医院、科研单位的科技合作,以科技项目为依托,共同申报高层次的纵向课题、共同承接大规模的横向项目,加强信息交流,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力争开展省级科研项目3项以上;获得省级或市级三等奖以上科技奖励1项以上;每年在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以上,其中国家核心期刊4篇以上,承担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项以上。具体任务:各临床科室每年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一篇,省级期刊发表论文2篇;各医技科室每年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2篇;结核科、肝病科在2013年始每年申报开展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项,呼吸科在2014年申报开展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项。

三、具体做法

(一)结合我院实际抓好科室设置工作建设规划

全院五年内至少开设以下科室:结核一科、结核二科(艾滋病传染科)、普肝科(消化、中西医肝病科)、重肝科(重症肝病科含ICU)、胸外科、肝胆外科(普外科)、肿瘤科(含介入科)、呼吸科、ICU(重症监护中心)、急诊科。2011年力争创造条件结核科分为结核一科、结核二科,呼吸科则要成立重症监护组,为以后ICU独立出来创造条件,确立普外科人员构架并先调入胸外科,争取在2012年设立普肝科(消化科、中西医肝病科)、重肝科(重症肝炎科),2013年设立ICU、普外科,2014年设立肿瘤科,2014年设立急诊、科教、病理、质控科;2015年设立人事、信息科,其它科室进一步做强做大。

(二)按照人才储备、引进、培养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地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总体目标五年内临床医师均达到本科学历,硕士学历达到25人以上,博士学历2人。要根据科室的情况来储备人才,暂时未设立的科室也要先储备和培养,条件成熟时一旦开设科室则人员可立即使用。具体来讲:全院临床各科室、医技各科室均引进至少一名硕士研究生(有的临床科室2—3名),今年感染科、呼吸科、胸外科、消化科(肝病专业)、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普外专业、影像、超声、检验、药剂专业均争取引进一名硕士研究生,2012年重点在结核科、肝病科要引进二名,ICU、胸外科、麻醉科引进一名硕士研究生,2013—2015年每年医院根据各科室情况引进2—3名硕士研究生,2015年我院初具发展规模,条件较成熟可引进2名博士。本科生的招聘工作则根据各科室设置情况并使各科室人才结构合理的原则来引进。

(三)根据专科优势有计划分步骤地抓好学科建设,要紧紧围绕我院的肝病科、肺病科二大特色专科抓好学科建设。具体来讲:

1.肝病科

2014年前发展成为市级重点专科,2011年成为省市共建重点专科,再初步分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肝病专科。规划要在2012年分出重症肝炎科(含人工肝治疗)和慢性肝炎科(含急性传染病),2015年中西医结合肝病科独立成科。五年内3个科室需具备有正高职称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6人。按每科室6名医师核算,建议5年内对外公开招聘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消化、传染病、肝病、中医专业硕士研究生6名,消化、感染、中医、儿科应届本科毕业生各2人进行人才储备。五年内通过自身发展或与外院合作,肝病科能开展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及重型肝炎。中医肝病科开科后具备急慢性肝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特色疗法(针灸、穴位注射、肝病治疗仪、电针、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灌肠、中药贴敷疗法)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发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结肠灌注透析机治疗肝功能衰竭等医疗技术水平。

2.结核科

规划在2011年通过市级重点专科评审,2012年成为省级重点专科或省市共建重点专科。紧紧围绕创建省内一流的结核病治疗及科研中心为目标。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1)复治肺结核化疗新方案的研究;(2)耐多药结核病综合治疗措施的研究;(3)支气管结核介入疗法新技术应用的研究等方面。规划在2011年分出艾滋病结核科(含肺外结核),2011年外派一名中级职称医师进修学习肺外结核(重点为结核性脑膜炎),2011年引进感染病学硕士研究生1名,应届本科毕业生3名(其中神经内科专业1名)进行人才储备。2011年艾滋病结核科成科后,应具备艾滋病临床诊治、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适应症及药物毒副反应的处理、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诊断、鉴别、治疗、HIV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咨询及健康教育、艾滋病母婴保健医疗技术水平。

3呼吸内科

呼吸内科发展必须走亚专业化的道路,结合我院的现况和特点,重点要做大做强职业性肺病学组、气流阻塞性肺疾病学组、肺部感染性疾病学组。计划2011年设立呼吸专科门诊,并在此基础上成立哮喘之家。2011年初步分出重症监护学组、肺癌诊疗学组、气流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三个学组,每个学组确立一名学科带头人。争取在2013年呼吸重症监护学组单独设科成立ICU,2014年单独成立急诊科与肿瘤科。人才培养上规划呼吸科医师8人,每个亚专业至少2名医师。五年内需引进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6名,硕士研究生3名(呼吸、肿瘤、心血管专业)进行人才储备。

4.外科

分为胸外科和肝胆外科。2011年派送一名主治医师进修胸腔镜,2012年成立外科微创学组开展胸腔镜微创手术,2011年引进普外科医师3名进修肝胆外科,引进胸外科医师3名,2012年开展肝胆外科手术,2013年单独成科。五年内引进普外科(肝胆专业方向)硕士1名,胸外科硕士(胸腔镜方向)1名,应届本科毕业生(外科方向)5名。成立后肝胆外科能独立开展肝部分切除术、门静脉高压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等手术。

5.五官科

五年内至少再引进3名医师(耳鼻喉专业),通过进一步引进人才和添置设备,争取在现有开展的手术基础上向逐步能开展声带息肉摘除术、喉部良性肿瘤切除等手术迈进。2011年计划添置一台自撑喉镜,以后每年根据业务需要购置相应设备,五年内争取独立设科。

6.急诊科(含夜间门诊)

计划在2014年单独成立急诊科,急诊科设置床位6张,其中2张抢救病床,4张留观病床。固定医护人员1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高年资住院医师2名,护士6名。计划每年引进1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人才储备(感染专业、消化专业、急诊专业)。要形成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无创呼吸机的应用、除颤技术操作、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肝性脑病的诊断与抢救、常见急性中毒的抢救、感染性休克的救治医疗技术水平。

7.门诊

计划2011年在我院南院门诊装修完成后先期开设外科、结核科、肝病科(含传染科)、呼吸内科(含哮喘门诊)、五官科、中医科、妇科、综合内科8个诊察室及体检中心,由各科室安排门诊坐诊医师,门诊部主任负责协调管理。建议再外聘内科(心血管或消化专家)、儿科、中医等3名专家。哮喘门诊含设置过敏源检测、脱敏治疗及肺功能检测室一间。

8.ICU

计划在2013年单独成科,设置床位12张,先期开设6张,需医师5名,护士12名。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需在2011、2012年每年引进2名应届本科毕业生或硕士研究生(重症医学专业或心血管专业方向)、对外招聘有ICU基础主治医师1名,每年招聘护士2名进行人才储备。

9.麻醉科

计划设置9个手术台(间),根据三级医院标准麻醉科要有一名副主任麻醉师,到2015年具备有5—6名麻醉医师,建议逐年引进3名麻醉专业本科毕业生,对外招聘1名主治麻醉医师。

10.护理

(1)增加临床一线护士数量,建立优秀的人才梯队,科学统筹护士人力资源。根据不同病区、不同病种以及病区的实际开放床位数、床位使用率、护理工作量等要素测算,合理配备护士。在病床使用率保持在85%以上情况下,到2011年底,普通病区病房床位数与护理人员之比至少达到1:0.4,全院为1:0.6以上,重症监护单元(ICU等)为1:2。到2015年,重点科室应达到1:0.6以上,全院为1:0.7以上。建立优秀的人才梯队。建立护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开展对护理管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尽快培养一支既精通护理业务又具备科学管理能力的护理管理队伍。组织护士长和护理骨干,参加全国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到2015年,所有护士长完成岗位培训。开展初级护士规范化培训。加强护理人才储备,实施护理骨干、护理带教骨干培养制度,五年内预期培养和储备护理管理人才10—15名,护理带教人才15—20名,以不断充实加强护理管理队伍和护理带教队伍,使护理管理队伍和护理带教队伍得以有续的健康和发展。培养临床专业护士,建立专业护士制度是提升护理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计划五年逐步在重症监护、重症肝病、结核病、手术室护理等领域开展专业护士培养工作,培养一批临床专业化护理骨干,建立和完善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护士队伍专业技术水平。科学统筹护士人力资源。做到各级各类护理人员职责明确,履行到位,执行有力。职称晋升中,应优先考虑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遵循以人为本、能级对应、结构合理、动态调整的原则,逐步在医院实施护士的分层级管理,采用以临床护理工作量为基础的护士人力配置方法,并依据岗位职责、工作量和专业技术要求等要素实施弹性的护士人力调配。

(2)完善护理管理体系,实行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创造优质管理品牌。建立护理系统三级质控网垂直管理体系。逐步建立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体系,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通过必要的信息传递及时把握临床护理工作状况,建立起经常性的分析研究制度,健全必要的监督约束机制,明确各级人员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的责任,为每位科护士长制定科室轮转计划,制度化地在病房进行指导,使护理质量控制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真正实现了三级护理质控网的无缝隙管理。

(3)根据《三级传染病医院评审标准》逐步完善护理管理制度、临床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和评价细则。到2015年,各项制度、标准和措施落实到位,达到三级医院标准。

(4)实现激励的升华。病房实行护理责任组制管理,护理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人”。保证落实病人护理管理责任制,完善和落实各级护理工作职责,根据科室具体情况,按病人依赖程度划分护理组,到2015年,所有病区实现责任小组包干制护理。逐步改进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责任机制。实施以工作质量指标和工作效率指标相结合的综合目标管理。

(5)开展规范化优质护理,在服务上不断挖潜创新,树立优秀服务品牌。在全院推行卫生厅提出的规范化优质服务,根据《赣州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在全院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实行首问负责制,为病人提供及时的护理服务,帮病人解决各种问题。倡导多元文化护理,尊重患者年龄、种族、职业、文化和风俗的差异,加强心理护理,增加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优化各项护理服务流程,保证以安全快捷的速度、精益求精的技术及时准确地为病人提供治疗护理及生活服务。为病人治疗康复提供全程的健康教育指导。

(6)按三级医院评审标准,护理部主任需大专以上学历,副主任护师以上职称,病区护士长具备大专学历,主管护师以上职称;建议今后引进护士以大专以上学历优先,现有中专护士也必须在五年内拿到大专学历。护士发表论文数五年累计不少于20篇,每年不少于4篇,五年内科研课题成果不少于1项。

11.药事

独立设置调剂室、药库、临床药学室、信息资料室等技术部门。药剂科主任由具有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大专以上学历占本科室人员数70﹪以上,副主任药师占药学人员总数12﹪以上,药师以上技术人员占药学人员总数70﹪以上。建议今后引进大专以上学历药学人才,现有中专以下学历人员五年内取得大专学历。同时近二年引进副主任药师或药学中级职称硕士一名。五年内再培养1名临床药师。

12.影像介入科

计划在五年内执业医师数达到8人,必须至少有1名副高以上职称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医师,其中包括介入科2名医师。建议五年内逐年引进影像专业本科毕业生5名(介入专业至少1名),对外招聘主治或副主任医师1名。2011年下半年能逐步开展支气管动脉的栓塞治疗、肝癌介入治疗(肝动脉栓塞)、微波消融(肝癌治疗中的应用)等介入治疗新技术。

13.临床检验

五年内能开展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细胞学检验、临床化验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出疑血疾病检验、体液学检验、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检验、自身抗体检验、血小板功能检验及其它特检项目,开展项目数超过400项(其中基本常规项目须达到300项),每年新增检验项目的比率达到1﹪以上,五年内能开展血氨检测、乙肝病毒P区、C区、前C区变异检测、HBV和HCV基因分型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检测、HCV—RNA定量检测。科主任达到主任技术职称,实验室场所≥800㎡。急诊检测报告及时,能做到一般项目≤30分钟、其它项目≤2小时、特殊检查48—72小时内(细菌培养、染色体检查除外),规划5年内有主任技师1名,副主任技师1—2名,主管技师3—4名,技术4—5名。

14.输血科

输血科计划在2015年独立设置,面积不少于130㎡,人员设置规划应有1名副主任技师,一名主管技师,两名技师。建议三年内引进2名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人才储备。

15.病理科

计划2011年能开展病理检验工作,2015年前独立成科。人员规划4人,其中正高或副高职称一名,中级职称1名,医师1名,技师1名。建议四年内招聘病理本科毕业生1—2名,中级职称病理医师2名进行人才储备。五年内除能开展一般病理检测项目外,还能开展肝纤维化病理检测、肝组织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检测。

16.其它医技部门(超声、心电图、营养室等)

五年内需引进正高职称医师一名,副高医师一名,中级职称2名,应届影像(超声)本科毕业生2名。三年内培养心电图、心脏彩超、肺功能检测医师各1名。2015年前引进营养师1名。

17.财务科

中级职称人员占财务人员比例≥20﹪,严格执行财经法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会计核算;建立帐务处理程序制度,重视预决算管理工作。建立财务报告制度,定期进行财务活动分析。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制定符合我院特点的医疗成本核算规程。

四、大力实施科技兴院战略

要通过中层干部考核制度等措施促进我院科技兴院工作的发展,要按照科技兴院实施办法抓好贯彻落实。

(一)根据我院及科室特点,用3—5年的时间,呼吸科要分成7个学组,即呼吸重症监护学组、气流阻塞性肺疾病学组、肺部感染性疾病学组、职业性肺病学组、肺癌诊断学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学组、睡眠呼吸疾病诊疗学组和肺部弥漫性疾病学组。每个学组要培养1—2名学组带头人,学组带头人侧重于在临床上紧跟本学组的最新进展及热点,能引进的技术立即引入,无条件引入的技术长期跟踪,等时机成熟时再引进,力争做到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在市内处于领先。

(二)结核科要在经纤支镜灌药、球囊扩张、微波治疗基础上,下一步争取开展冷冻治疗支气管狭窄及经皮肺穿灌药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新技术。要把目前只能开展简单的病变活检、刷检,向下一步开展针吸、经纤支镜活检项目目标迈进,以提高肺结核诊治的医疗服务能力,使我院在结核病特别是耐药结核、重症结核的诊断、治疗水平处于省内先进、市内领先。

(三)外科要在治疗肺结核具有手术疗效确切、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和术前术后规范抗痨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大做强,下一步要对肺癌患者采取规范化手术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策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肺癌生存情况及购置电视胸腔镜,对慢性阻塞性等一些终末期肺部疾病的患者,开展电视胸腔镜下肺减容术,可明显降低手术风险,改善呼吸功能,做成我院特色和品牌,同时着手肝胆外科的建设,并通过3到5年的发展,培养一支肝胆疾病外科诊治的技术队伍,能独立开展各种普外手术,在肝癌晚期介入治疗、腹腔镜肝胆微创和肝硬化门脉高压外科治疗形成特色。

(四)肝病科已开展人工肝支持系统用于肝衰竭的治疗,并在全市率先开展人工肝(PE+CHDF)治疗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症技术及高强度聚焦超声肝瘤治疗系统治疗早、中期肝癌技术,且取得了良好疗效。拟开展肝动脉、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进一步提高重型肝炎及肝肿瘤等疾病的诊治水平。力争在三年内通过外出进修学习或直接引进介入治疗人才,开展脾动脉栓塞及肝癌的介入治疗。五年内通过自身发展或与外院合作,开展自体干细胞植治疗肝硬化及重型肝炎。人才梯队建设较为完善后,为了更好的利用好人才,也为医院的长远发展垫定基础,可根据各人特点成立五个医疗组,重肝医疗组、慢乙肝医疗组、中西医结合医疗组、婴儿肝炎医疗组、妊娠合并肝炎医疗组,每组从一至两人开始发展,随着科室规模的发展,可逐步独立成科,完善科室建设,成立人工肝室、胃镜室、介入治疗室(由影像科室医生1人和临床医生1人及1名护士组成)。通过不断的总结临床经验及积极参加各种国内或世界肝病权威的知识讲座及培训班,力争在2012年使我院肝肿瘤、肝功能衰竭及介入治疗水平达到省内先进市内领先,争取五年内使我院肝病科在赣州市及周边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

(五)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总体目标是我院争取用3-5年时间,培养出一支能够实现科技兴院的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0%以上,其中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人数分别占卫技人员的比例至少达到20%、48%、35%。医院为各科室至少培养一名学科带头人。

五、当前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2011—2015年期间是我院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攻坚阶段和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院职工要充分认识这个五年发展规划对我院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要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医院提出的紧紧围绕“一个核心”、大力实施“一个目标、两个重点、三个提高”的战略目标上来,充分利用好这个五年发展规划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促进我院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创新举措,明确责任,扎实推进。医院每年年终将根据规划的内容对各个科室完成的具体目标任务进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将和科室评先评优、中层干部管理考核、晋升晋职等挂钩。希望各科室负责人根据医院五年发展规划的具体目标任务要求,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开拓创新,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事业心扎实推进五年规划的深入开展,到2015年底,确保全院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