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时按肝纤维化的程度分期的,换句话说,肝炎病变的进展或缓解是由肝纤维化的程度来决定的。许多病友十分重视血清纤维化标志物,但这些标志物升高未必表示肝纤维化,肝纤维化又未必有血清标志物升高。除肝穿刺在显微镜下直视观察肝组织外,任何一种检测方法,都难以判断接近实际的肝纤维化程度,而肝穿刺又不可能定期重复检查,那么,怎样才能了解病变的进展或减轻呢?肝纤维化的成分怎样出现在血清中

肝脏组织是由肝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基质充填在细胞外,是细胞的支持物质和交流通道。正常肝脏的基质包括胶原纤维、层粘连蛋白和透明质酸等多种成分,炎症坏死时基质降解(如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修复时基质的合成增加,过度沉积(如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而形成肝纤维化。

慢性肝炎时肝内基质降解或沉积,可在血清中有所反映,检测血清中的基质成分及其降解产物,可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标志物。但有一些因素会影响血清中的基质成分,只根据血清纤维化标志物(以下简称“血纤”)的数据,有时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血清纤维化标志物只反映肝脏纤维化吗

肯定不是。“血纤”可以反映体内任何组织的纤维化,如一位重瘾烟民或患慢性支气管炎的老人,“血纤”增高可能由于肺纤维化引起。“血纤”不是肝纤维化的专有标志物,只是在除外其他纤维化病变,而又有明显的慢性肝病,才可用作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标志。

没有肝纤维化时,“血纤”也能增高吗

当然能够。如炎症很活跃时,不仅血清转氨酶升高,“血纤”也会增高,因为炎症不仅破坏肝细胞,也破坏细胞外基质,即能使一些成分降解,“血纤”能不高吗?因此,在血清转氨酶升高时,“血纤”增高不一定有肝纤维化;只有在转氨酶正常后,检测“血纤”增高才有可能是肝纤维化。

肝炎发展成肝硬化了,“血纤”一定增高吗

不一定。如炎症静止的肝硬化,肝穿刺已经有浓厚密集的胶原纤维束,这些纤维已经稳固,并不释放离分子进入血液,“血纤”并不增高;只有(炎症)活动性肝硬化,有基质的沉积和降解,才有“血纤”增高。

血清球蛋白升高与肝纤维化相关吗

凡是慢性感染,不管由细菌引起,还是由病毒引起,血清球蛋白都会升高。感染的时间越长,产生的抗体越多,球蛋白水平就越高。但这些抗体大多数不是中和抗体,故对人体无多大用处也无多大害处。

血清球蛋白升高说明什么?

1、 说明感染存在的时间很长,可能炎症比较活跃。

2、 如果同时白蛋白降低,使白\球比值<1.5,结合其它资料,要考虑重度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可能性。为了提高这一比值的诊断正确性,以<1.2作为临界值可能比较合适。

3、 只有单项球蛋白明显升高,是否与肝纤维化相关?用无创的方法判断肝纤维化存在的程度并不容易,如同时有转肽酶升高、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的比值升高、血小板计数减少、血清纤维化标志值升高等,提示有重度肝纤维化,甚至已经有肝硬化。

血清球蛋白升高只能使综合分析中的一个因素,不能单独作为判定纤维化程度的标志。

怎样评估肝纤维化的进展

“血纤”可作为参考,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和肝功能检查,只根据单一结果都会出现误差,任何检查数据都需要谨慎考虑。

病史对判断病变非常重要:急性活动时间的长短、病情的轻重、黄疸的有无、消炎降酶药物的使用情况、抗病毒治疗的效果、肝功能检测的频度和结果等,对评估肝纤维化都可能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B超只能发现肝组织结节、门静脉高压和腹水而检出明显的肝硬化,不能鉴定有无肝纤维化。

常规试验对判断肝纤维化可能有意义的项目有:转肽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比值、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和血小板计数,但只能是综合分析中的因素,不能作为判定纤维化程度的标志。

总之,血清纤维标志物在肝炎活跃时主要反映肝间质的破坏,难以反映肝纤维化的存在和程度;穿刺肝组织难以定时评估肝纤维化的活性和发展,两者对肝纤维化的鉴定可以相互补充,但难以相互替代。两者都难解答临床要求解答的问题,我们需要利用临床的多方面资料,并积累经验,提高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