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血液传染疾病的一种,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1)生活密切接触传播:HBV可通过各种分泌液排至体外。其中血液、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最为常见。性传播在乙肝发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2)医源性传播:主要通过输血或血制品传播,或被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传播。(3)母婴围产期垂直传播:宫内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母亲血液中HBeAg和HBVDNA以及前S1阳性。母血中三者同时存在,宫内传播的危险度增加。
慢性乙型肝炎目前仍无特效的根治方法,因此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其他血源性传染病一样,其预防措施包括防止医源性传播,加强献血员和血液制品的管理等一些非特异性预防措施如(1)小心清洁伤口及包扎妥当。(2)处理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地方或用具时,都应戴橡胶手套;用一份漂白水加四份水消毒带有病毒的物件。(3)不要与人共用剃刀、牙刷、指甲钳等容易令皮肤受损的器具。亦不要与人共用针筒、针头注射毒品。(4)避免纹身、针灸或纹眉、脱痣等手术,如有需要,尽量使用一次性的即“用后即弃”的器具,或确保器械彻底消毒。(5)减少性伴侣的数目,采取安全性行为和正确使用安全套,如知道性伴侣为带病毒者,应尽快接受疫苗注射等特异性免疫预防。预防乙型肝炎的特异性免疫措施有(1)乙肝疫苗:为控制乙肝的根本途径。乙肝疫苗可提供主动免疫,用于接触前后的预防。血源性疫苗因原料来源不足,成本较高,生产受到限制。近年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或DNA重组技术,制造出HBsAg基因工程疫苗。目前已有上亿人次接种,证明此疫苗安全有效。接种对象应放宽,凡HBV标记物阴性者均应接种。免疫途径有肌肉,皮下和皮内注射多种。但不主张臀部注射。目前多采用皮内注射3针同剂量疫苗的免疫方法。按0,1,6月程序注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0ug。按时接受三次疫苗注射后,大约90-95%的人可以产生长期的免疫力。接受乙型肝炎预防疫苗之前,应该预先检验血液,只有从未被乙型肝炎感染过的人,才需要接受疫苗注射。以下人士特别需要接受疫苗注射:新生婴儿;带病毒者的家人及性伴侣;静脉吸毒者;经常接受血液或血液制品的人士;肾透析患者;工作上需要接触病人血液或体液的医护人员。(2)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HBIG能提供暂时性的被动免疫保护作用,用于某些接触后人群的紧急预防。乙肝免疫球蛋白是由含抗-HBs的人血清浓缩纯化制成。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一般的免疫球蛋白不同,它是专门针对乙肝病毒的表面抗体。它可以在血液或细胞外液中,或在粘膜表面与侵入体内的乙肝病毒起中和作用,并逐渐清除病毒。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在肝细胞内繁殖,而HBIG只能在体液中不能进入肝细胞。因此,它只能在病毒进入肝细胞之前与病毒中和而发挥作用。所以,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注射时间非常重要,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6小时以内注射,注射越早效果越好。出生48小时后注射则预防作用明显减小;超过7天则无效,因为乙肝病毒已侵入宿主肝细胞,即使大量注射也无济于事。HBIG注射2、3小时后,血循环中抗-HBs可达保护水平,2~5天进高峰,其半衰期平均为24.0土3.8天。发生医疗损伤的医务人员,应在暴露于有传染性血液后24小时内(当天)和l个月后各注射一次HBIG。有下列情况者应考虑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sAg阳性(特别是同时伴有HBeAg阳性者)母亲所生婴儿;意外的医源性接触者,如被带有HBsAg血液污染的注射针、穿刺针刺伤皮肤粘膜或输入HBsAg阳性的血液制品者;同HBsAg阳性者发生性接触者;受急性乙肝患者照料的12月龄以下的婴儿。
最后,我们再次强调:为了能生育一个健康的宝宝,对于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孕妇,一定要切记在孕期去正规的大医院进行全程的母婴阻断治疗,可防止乙肝病毒的宫内及产道感染,确保婴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