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座谈会在京举行。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张茅在会上表示,当前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尤其需要构建、培育和弘扬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使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激发社会责任感,更加主动地参与改革、投身改革、推动改革,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健康。

张茅指出,深化医改既需要物质条件的改善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更需要精神引领、价值支撑和道德坚守。总结凝练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要把握好3个核心要素:一是中国传统医学“大医精诚”文化和道德内涵;二是西方医学尊重生命的人文思想和道德理念;三是伴随我国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形成的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同时,要结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推荐评选工作和“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宣传活动,大力挖掘发现典型,总结提炼他们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升华成为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表述。

张茅强调,组织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一方面要鼓励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主动参与,引导大家共同思考医疗卫生工作者的价值追求,弘扬职业精神,提高道德修养、技术水平和沟通能力,争取患者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另一方面,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和新闻媒体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使公众更好地了解现代医学技术的特点、规律和局限性,理解医疗卫生工作者救治病患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合理引导群众预期和理性就医,增进医患相互理解,防止极端事件发生。

此次座谈会由卫生部精神文明办公室、中华医学会、健康报社、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卫生部党校、北京市卫生局共同组织。卫生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姚晓曦主持会议。来自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卫生厅(局)的有关人员和医学伦理、传统医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作了发言。(《健康报》2012年4月26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