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人咯血容易反复发作;但病人又不能一直都住在医院里,所以,了解一些肺结核咯血的急救与护理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咯血是肺结核病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一次咯血量在100毫升以下,为小量咯血;100~300毫升,为中量咯血;300毫升以上或24小时咯血总量达500毫升以上为大咯血。发生大咯血时,一口一口鲜血直往上涌,病人焦急、恐慌,情绪无法平静,以致心跳加快,血压高,进而使受损血管破裂加重,咯血不止。这时应立即让病人躺下,保持静止的体位。这样病人心跳可逐渐减慢,血压下降,咯血也会减少或停止。

咯血病人,特别是初次咯血的病人,往往精神非常紧张,这时亲属及亲友应沉着,以亲切关怀的态度安慰病人,鼓励病人把积血咳出来。大咯血的病人往往自己会感觉到哪一侧肺出血。应侧睡向出血那一边,这样使患侧胸部受压,呼吸活动受限,有利于破损血管收缩,以减少咯血;同时也可防止病侧肺的病菌及血液流向健侧。如果病人感觉到两侧肺可能同时出血,就应取平卧位,在胸部加压,放冰袋及沙袋,等咯血停止后再送到附近的医院治疗。

有的肺结核病人咯血时,把涌到咽喉部的血又咽回去,这很容易把血液滞留在气管中而发生窒息。正确的做法是将涌到咽喉部的血轻轻咳出,这样既保持了呼吸道通畅,又防止了病菌引起继发感染。

肺结核病人大咯血最常见的原因是肺结核空洞内的动脉破裂,引起喷射性大出血。大咯血时血液往往不能全咯出,形成血块阻塞气管。有的病人长期卧床,体质极度虚弱,心肺功能减退,无力把血咳出;有的病人过度紧张,出现恐慌,引起声门及支气管痉挛,这些都会导致窒息。当咯血病人出现惊恐面容,挣扎坐起,气急、口唇青紫、出冷汗、或牙关紧闭、神志不清、小便失禁等情况时,就说明他已窒息,需要得到迅速抢救。救护者应将病人的头部移至床边,使他头低脚高,然后轻轻捶击病人背部,用压舌板或筷子刺激他的咽喉部,引起反射性呕吐,将阻塞咽部的血块咯出。其后若病人仍神志不清,应送医院抢救。

肺结核病人咯血前常会有一些预兆,如病人自感胸闷、心慌、呼吸有血腥味;咳嗽、吐痰有血丝;烦躁、失眠、胸背部痛等。还有部分病人在咯血前有过度疲劳、剧咳、着凉感冒、胸部受挤压、便秘、吃燥热食物、饮酒过量、来月经、用祛风湿药等诱因。有以上情况时,病人应早休息、早就医,可望得到及时的抢救和治疗。

防止结核分枝杆菌产生耐药性的方法

结核分枝杆菌对治疗药物不可避免的产生耐药性,而影响治疗效果,导致治疗失败。结核患者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是患者滥用抗结核药物和不规则治疗的结果。所以,结核患者一旦确诊,应该在结核病防治机构或指定的医疗机构,遵照医嘱,按照合理的化疗方案,规律服药,完成规定的治疗疗程,达到治愈。结核患者的治疗切忌使用不合理的化疗方案和不规律的治疗,才能避免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肺结核患者治疗后怎样判断自己的疗效?

肺结核患者治疗后,比较关心的是自己用药后的疗效。判断治疗效果一般是从痰菌阴转、x线表现及综合疗效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1)结核菌检查结果:收集痰标本后,可根据条件采用涂片、集菌或培养法等。

阴性:某次查痰未找到结核菌。

阳性:某次查痰找到结核菌。

阴转:连续3个月痰菌阴性,每月至少查痰1次。

阳转(复阳):原来持续阴转或已阴转者,连续2个月或6个月内间隔排菌2次者为阳转。随访中偶尔1次阳性不作阳转论。

(2)病变改变情况(x线变化):

明显吸收:病变吸收1/2以上。

吸收:病变吸收1/3以上,不足1/2。

无改变:包括病变吸收不足1/3。

恶化:病变增大或出现新病变。

(3)空洞改变情况:

闭合(包括瘢痕愈合和阻塞愈合)或消失。

缩小:空洞平均直径缩小1/2以上。

无改变:包括空洞平均直径缩小不足1/2。

增大。

(4)综合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肺部病变无活动性,空洞闭合,痰菌连续阴性(每月至少查痰1次),均达6个月以上。如有空洞存在,则须痰菌连续阴性1年以上。 显效:痰菌阴转(或连续阴性),病变明显吸收或吸收,空洞闭合或缩小,均达3个月以上者。

有效:痰菌阴转,病变明显吸收、吸收或无改变,空洞闭合、缩小或无改变,均达1个月以上。痰菌连续阴性,病变吸收,空洞缩小,均达1个月以上。 无效:痰菌和x线均无改变者。 恶化:具备以下一项为恶化。痰菌阳转,病变增多,空洞增大或出现新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