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起病急骤、病程呈暴发性经过。 ㈡症状多变、呼吸道症状较少。

㈢播散和累及肺外器官多。

㈣混合感染比较常见。

㈤预后险恶。

为何肺结核病人必须到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

为加强全国结核病疫情的管理,卫生部决定将肺结核病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管理。并要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将肺结核病可疑者和肺结核病人转至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统一的检查、督导化疗与管理。许多医院的医生和病人对此规定不理解,难道医院不能治疗结核病吗?

回答是肯定的。因为结核病的正规彻底治疗必须有6-8个月的疗程,且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才能彻底治愈。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要求病人每次服药均要在医务人员的面视下服用(DOTS),以保证尽可能地治愈所有的结核病人,减少结核病的传播。

而绝大多数结核病人首诊于综合医疗机构,综合医院因其本身的工作特点,很难形成医生与病人间的固定联系,难以实现对结核病人治疗全过程的督导管理,很多病人由于病情好转或药物副反应而私自停药,或由于经济原因等私自购买便宜的劣质药品,难以得到科学规范的治疗,滥用抗结核药品的结果是产生了大量耐药结核病人,增加了结核病的治疗难度。

另一方面,我国的大部分地市县都有健全的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能够落实病人的全程督导化疗,因此我国提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基层结核病防治网络,将结核病人归口到结核病防治机构统一治疗管理,以利于"DOTS策略"的实施。

因此,医院发现的肺结核病人和疑似结核病人应及时转至结防机构进行正规的治疗管理,各综合医院的领导和医务人员要从公共卫生的高度认识转诊的重要性,认真做好结核病转诊工作。同时病人要从自己和亲人的健康出发,及时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进行正规的治疗和管理。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项目

结核病实验室检查包括:涂片抗酸染色显微镜检查、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分枝杆菌基因分型、分枝杆菌血清学及核酸扩增检测等。其中涂片抗酸染色显微镜检查是作为确定诊断、发现传染源、确定化疗方案和资料效果评价的指标。

切断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对传染性结核病人应该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教育病人咳嗽、喷嚏或大笑时用手帕掩捂口鼻,与健康人谈话时应带口罩。要加强室内通风。紫外线照射具有高效杀灭空气微滴核中细菌的作用。太阳光是最简便的紫外线来源,所以病人居室应有较大的窗户。要防止院内感染,医务人员或家属等在与病人面对面接触时可带口罩。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停药指征

(1)出现单一不良反应但程度较重(如急性中毒、过敏反应),或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如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在正常值的4倍以上,高热,皮疹,白细胞减少至3×109/L以下,血小板减少至80×109/L以下).或出现肾功能异常(血尿、蛋白尿、管型等)、严重精神障碍或原有的精神病复发、癫痫发作、各种过敏反应等。

(2)多种药物不良反应并存(如过敏反应合并肝功异常)。

(3)转氨酶持续上升。

(4)为辨明是哪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而需要进行直接鉴别法试验。

(5)为了能继续使用该种药而需要进行药物脱敏处理。

无反应性结核病?

无反应性结核病是免疫缺陷并发结核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或极重型。免疫耐受或免疫抑制导致宿主对各种抗原包括结核菌的刺激呈现无反应性,病理上于病灶坏死组织中可见大量抗酸染色阳性结核菌,而病灶周边区域没有普通结核病灶常见的增殖反应细胞即类上皮细胞、郎格汉斯巨细胞,故被称作无反应性结核病,亦称结核性败血症。免疫耐受与新生儿结核和先天性结核有关,免疫抑制则与成人无反应性结核病关系更加密切,临床更为常见。据尸检分析无反应性结核病占0.26%,无反应性结核病约占结核病的0.1%。随着免疫缺陷患者的增加,无反应性结核病的重要性亦随之增加。国内报告均系并发于药物所致免疫抑制者。无反应性结核病的特点是:①病变侵及各器官组织,而以网状内皮系统为主要靶器官,肺也是常见受累器官,但也可以不累及肺,或者较晚期才被累及。②高热和全身中毒症状是主要表现,呼吸系统症状较轻或出现较晚。许多患者迅速出现恶液质表现。③血象可出现类白血病反应或三系受抑制(“骨髓痨”),肝肾功能损害和电解质紊乱亦很常见,结素反应阴性。④X线上病灶形态常不典型,出现时间较晚,以粟粒性病变为多,亦可有片状或块状阴影,一旦出现肺部病变,很快出现支气管播散。⑤各种体液结核菌检查阳性较高,如痰阳性率达82%,粪便40%,胸腹水及脑脊液60%,血液26%~42%。淋巴结穿刺活检抗酸杆菌阳性率可达90%以上。⑥治疗反应差,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