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结核多为继发性结核病。老年肺结核病病变部位、影像学形态常不典型。患者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肺心病、冠心病、肺气肿等,可进一步加重肺结核及增加抗结核药物引起的并发症。 老年结核病的预后与病变范围、结核菌耐药性及治疗早晚有关。如能及早治疗,合理用药并重视并发症的处理,同样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但老年结核病人由于器官功能衰退,治疗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副反应的发生。

尘肺病合并结核病临床特征?

尘肺合并结核病时无论是两病并存,还是两病融为一体其临床都不同程度保留原有疾病的痕迹,但表现重于单纯尘肺和单纯结核,尤以后者为著。两病并存有如下特点:

⒈保留原有尘肺和结核病的呼吸系统症状,诸如: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以及结核中毒症状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等。两病融合而使症状增多,其表现多较严重,持久。病情进展时更加明显。

⒉尘肺并发结核病后,两病病灶进展迅速。多数情况表现两种病变的相互促进,造成病变急剧进展和恶化。密集的尘肺结节和结核病灶的渗出,干酪化所形成的大团块迅速坏死,出现空洞或伴细菌感染病情加重。

⒊尘肺结核合并症种类多,病情严重:两病并发易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以及大咯血,气胸,肺心病,心衰,呼吸衰竭等,发生频率高于单纯尘肺和结核。病情重,不易缓解,常常因此而导致死亡。

⒋尘肺合并结核病的患者,痰结核菌的阳性率低于单纯肺结核。但大多数的矽肺结核仍具有传染性的特征。

5.两病并发其抗结核治疗效果较差,虽然尘肺合并结核病时抗结核化疗用药品种多,疗程长,但疗效较差。其原因是矽尘结节阻碍了药物的渗入,难以形成有效血药浓度。

结核病的流行历史有多久?

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它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早在公元前几千年前就证实有结核病的存在。

科学家Bertheles证明,在德国的Heideberg发现石器时代的人第4、5胸椎有典型的结核性病变。距今7000年以上的古代已经有结核性疾病了。

古代埃及在发掘墓葬中发现木乃伊身上脊椎有结核性病变。在努比亚的木乃伊有5例脊椎结核,第五王朝(公元前2500年)的木乃伊发现有骨关节结核。

古希腊Hioopcrates(公元前460~公元前377年)详细记载了肺结核,而且认为结核病是传染性疾病。并提出结核病人应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和喝新鲜牛奶。

进入罗马时代,Celsus(公元前43年至公元20年)和Plinius(公元23~79年)对肺痨有详细的记载,并提出了气候条件、转地疗法、开放疗法。罗马的Galenus(公元134~201年)详细地设计了肺结核患者的对症疗法,开设疗养院,设计每日生活规则等。

我国在2100年前埋葬的尸体——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女尸也发现左肺上部左肺门有结核病的钙化灶。

我国医史中有关结核病的最早记载,则有内经所载“虚痨”之症。

在17、18世纪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由于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居住密集,食品匮乏和贫困,造成结核病的广泛流行,曾被称为“白色瘟疫”,当时记载到每38个死亡者中就有1人死于结核病。我国古代把结核病称之为痨病,很多人因此病死亡,故流传着“十痨九死”的说法。直到建国前,结核病流行仍十分严重,在结核病患病率最高的理发从业人员中,每10人中就有2人患病,城市人群中,结核病死亡率高达200~300人/10万。

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起,继链霉素、对氨水杨酸(Pas),以及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结核特效药物发现之后,结核病不再是不治之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劳动条件的改善,结核病已大大减少。

但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世界结核病疫情又有回升,流行日趋严重,不但发展中国家疫情居高不下,就是原先结核病控制较好的发达国家,结核病也大幅度回升。

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也是药物毒性反应的靶器官,最易遭受药物损害。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是结核病化疗的基本原则,但联用,尤其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合用易引起肝脏损害,发生率为15%-30%。其表现从一过性单项转氨酶升高至肝细胞坏死、脂肪蛋白代谢障碍和黄疸等严重肝功能损害。出现黄疸者可发生急性肝萎缩,此时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10%-15%)。

国内报道,药物性肝损害,抗结核药占第三位为8%~1 3%(第一位是抗生素占24%-26%,第二位是解热镇痛药占5%-19%)。依次为R→TB1→1321→Z→P→H,80%发生于用药后1-7周内。

药物性肝损害分中毒性(慢性发作)和过敏性(急性发作)两类,前者与药物剂量有关,系肝细胞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统有先天性缺陷、发育不全、活性低下(如乳幼儿、肝硬化)或被药物抑制,此时药物或药物代谢产物对肝细胞毒性增强。后者与剂量无关,是药物做为半抗原通过免疫机制造成的过敏反应,此时肝细胞处于免疫兴奋状态。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缺乏特异性,有些出现典型肝炎表现,如恶心、厌油、乏力、黄疸、肝区痛、肝大。另一些则全无症状,只是肝功能检查时发现异常。

临床上分为肝炎型、胆汁郁滞型和混合型。

①肝炎型:主要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门静脉区炎性细胞浸润、血清转氨酶明显升高。大多数停药后,上述改变在短期内恢复,少数可出现门脉区肝细胞坏死、纤维化、肝硬变,个别致急性肝萎缩;

②胆汁郁滞型:主要为毛细肝胆管扩张和胆栓,肝细胞内有胆汁沉着,肝功检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胆固醇及转氨酶升高;

③混合型:兼有两者改变。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钠引起肝炎型和胆汁郁滞型;乙(丙)硫异烟胺引起肝炎型;氨硫脲多引起脂肪肝。